虎山步道,位於台北市東南側,屬於丘陵地形的淺山,是四獸山「虎、豹、獅、象」的一部份。
今日集合於後山埤站後,穿行街巷小弄,走過活力十足的福德街週邊傳統市場,來到福德國小外街角,不到十分鐘的暖身路程,已讓不少同學得先行調整暖厚裝備了。
從福德國小側邊的福德街251巷進入,經過瑠公國中至巷底松山慈惠堂旁,一個方正斗大,鮮紅色的「四獸山市民森林」告示牌矗立於步道入口。全長僅約 2公里左右的步道,左右兩邊都可是起點。右側可順虎山溪直走,感受虎山溪谷豐富的溪澗生態;左側可從慈惠堂旁的階梯拾級而上,兩邊都是石板舖道的路面,平緩舒適,林相豐富而翠綠。
虎山溪是台北市首條利用生態工法整治的野溪。因虎山溪流經,山澗型谷地和潮濕的生態環境,使得這裡的蕨類多達七十幾種。為了繁衍,植物會隨環境而發展出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機制,不管是障眼法,誘敵法,或是斷尾求生法(蕨類植物缺水時)---,花招出奇,各領風騷的本事,常令人讚嘆萬分。
傅氏鳳尾蕨,鳳尾蕨科;屬二回羽狀深裂葉,其特徵為基部的兩片羽葉會各再長出另一羽葉,而成五角形的葉片形態,多叢生;在海濱地區或山壁的石縫間常可發現它的身影,其葉片厚薄、長短也會隨環境而有不同因應之道,在海風強勁的濱海地區,葉子較為矮小、革質短厚,是生命力極為強健的一種蕨類植物。
三葉新月蕨,金星蕨科,新月蕨屬;三出葉子為其典型,一片頂羽葉甚長,兩側羽片較短;有單葉片或三出至一回羽狀的複葉;仔細觀察,其葉背上的網狀脈有如立體網狀窗格一般,層次分明,是辨認它最重要的特徵;因其孢子囊群的形狀彎曲似新月,故以稱之。
長葉腎蕨,有發達的走莖,一回羽狀複葉;葉片常呈下垂狀,在虎山溪的溪澗坡壁間,見它成片覆蓋下垂,搶走了周遭同伴不少風采,是極為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也是原住民常食用的野菜之一。
這棵樹幹上覆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葉,像是穿著毛茸茸的綠色衣裳。伏石蕨,又稱抱樹蕨;它藉著走莖的結處長出細根,攀附在樹皮或石壁上,向林間立面空間生長。葉片為適應其附生的環境,演化出兩型葉,圓形的營養葉和長形突出的孢子葉。雨季時營養葉因吸飽水分鼓得圓圓肥肥的,旱季時隨著水分的蒸散,葉片會逐漸乾癟,終至脫落,是其求生保命之因應機制。
遠端支撐於樹枝上的是螞蟻窩。此類蟻窩多為舉尾蟻所築較多,一般都會築在具有蜜腺體的大戟科植物,如油桐,血桐、野桐等枝端上,因其蜜腺體可分泌糖蜜,是吸引螞蟻最主要的因素。
茜草科的九節木,圓形小紅果一顆顆或是一串串,此時隨處可見,有如林間樹下灑下一顆顆美麗晶亮的紅寶石一般。
刺杜密,大戟科;顧名思義,身上長有刺;原產地是印度、爪哇。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幹通直,幹基有刺狀突起,莖則散生小刺。葉互生,先端漸尖,邊緣反卷,具短葉柄;嫩芽是臺灣琉璃小灰蝶的幼蟲食餌。
全身長滿刺的魯花樹。請看它粗大不甚秀氣的樹幹或枝條葉腋間,到處都長滿了長長的尖刺,讓人看過就很難忘記它。屬大風子科,魯花樹屬;葉具短柄,互生,革質,或疏鈍鋸齒緣或全緣光滑;初春時節抽出的紅嫩幼葉,為郊野帶來濃濃的春意!
在以虎、豹、獅、象四獸為石刻立柱的四獸廣場,入口處兩邊栽種成綠籬的鵝掌藤。鵝掌藤,五加科;因葉子長得很像展開的鵝腳掌,名之。如掌狀般油亮精巧的複葉,有5-9片長橢圓形的小葉,是為一片完整的葉,為台灣原生常見的一種觀賞植物。
玉珊瑚,也叫珊瑚櫻,茄科;原產於巴西,是多年生常綠小灌木,與同樣歸化於台灣的瑪瑙株極為相似。然玉珊瑚的花徑較大,向下生長,常常是單朵、或似孿生般的成對生長,和瑪瑙珠的花體型較小,花序成總狀排列或接近繖形有別;果成熟時會由青轉為澄紅,一顆顆著生於枝葉間,有如一顆顆美麗的紅珊瑚鑲綴滿身。
「虎、豹、獅、象」的四獸廣場。
鼠刺,虎耳草科;奇怪名字原由下回再究 ! 葉緣具有粗鋸齒帶尖銳,堅厚革質,是其特徵。葉具明顯的三級脈:中肋明顯凸凹為一級脈,清晰互生的側脈是二級脈,細細密布如網狀的為三級脈。
陰香,開花了!樟科又稱假肉桂的陰香,葉子外觀與台灣土肉桂頗似,都具三出脈,然香味不似土肉桂。新長出的嫩葉粉紅柔細,可與土肉桂區分。又因成長速度較土肉桂快,現台灣各地多見,植株數量已凌駕台灣土肉桂,對環境與生物多元性而言,都值重視。
紅楠,又稱豬腳楠;冬季時花芽與葉芽都包裹在具有保護作用的鱗苞內,初春時才挺出露臉,紅潤突出的嫩葉,在初春的山野裡,遠遠看去鱗苞朵朵綻放,與株株黃綠色的小花夾間,嬌醉欲滴的模樣,自成美景。
一回羽狀複葉的烏毛蕨(上),叢生;葉片大,可達一、二公尺,羽片線狀披針形,基部貼生羽軸,先端漸尖,全緣成細波狀,主脈明顯。
二回羽狀複葉的鬼沙欏(上和下),莖會成木質化,與台灣沙欏、筆筒樹,屬台灣常見的三種樹蕨。若以體型高矮相較,筆筒樹最高,老葉會脫落屬喬木。台灣沙欏次之;鬼沙欏最矮,幾成灌木;兩者老葉都呈宿存現象,如穿著大大的草裙一般。台灣沙欏的羽狀複葉會長至三回深裂或三回羽裂,而鬼沙欏則為二回。
錦葵科的風鈴花有許多名字,宮燈花、燈籠花、吊燈花都十分貼切。花單生,下垂狀,像似一盞美麗的紅燈籠;五枚花瓣,彼此如覆瓦般相序排列,包裹如宮燈;雄蕊柱伸出花冠外,先端分裂為多數花絲,上有花藥;花柱貫穿雄蕊柱,先端有柱頭10枚。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紅樓花,在這裡成片成片的生長。
地錢,今天最被青睞的主角之一。一方面是它有點俗儈的名字,一方面則是為了如何辨別它不同的雌雄性別體,一路把我們攪得七葷八素,到頭來都還無法釐清的極小身影!它成片成片扁平的遍舖於整個坡邊壁面,深綠淺綠,成波浪狀的闊帶葉體(配子體),說它是綠色的地毯,似有幾分真實。當你湊近細細端詳,依稀清楚可見,一把一把比鉛筆頭還要小的綠色小傘竟密密挺生而立(地錢的孢子體),雖有幾分含蓄,但卻也那麼大肆昂揚。
地錢屬於苔蘚植物,依據沈競辰著的《花與授粉的觀察事典》一書中相關描述:「由於苔蘚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且無木質部和韌皮部,故無法長成高大植株,最高不超過5公分。通常生長於潮濕處,像土馬騌、地錢、葫蘆苔等,會行有性生殖。一般苔蘚植物通常具有較低矮綠色的配子體(趴在地上成片狀的),其頂端會產生藏精器和藏卵器,在其中產生精子和卵子。精子必須靠水為媒介到達卵子所在位置,才能形成受精卵,並發育為一成熟的孢子體,這孢子體通常在植物體的上方,有柄,此為繁殖器官的孢子囊。」
今天不知為什麼,許多照片都無法清晰呈現,尤其是地錢的特寫拍了許多張,都感扼腕:一則應受限於相機的近照功能不足,二則可能是天候與自己的技術問題了!為了彌補圖片的缺失,找了許多相關資料,期冀能彌補此中不足,更希望不負綉惠老師今日傾其力的講解,且不厭其煩的放大隨身相機裡的胞芽杯(行無性生植的構造)及傘狀突起的生殖器(行有性生殖的器官)--,總之,今日努力識得的「地錢」,有如遍地灑下的金銀財寶,讓我們一路開心得如獲至寶!  更多相關地錢資料,可參:台灣國家公園網站《大地精靈》
大葉楠和香楠、紅楠同屬樟科家族,其葉片較為大型而稱之,都可做為線香的原料。
擬態成枯樹枝的尺鑊,被眼尖的老師給識破。你看它聰明的停在兩旁幾乎被啃光的葉子中間,會讓人誤以為是真的枯枝,而成了它最佳的護身環境。『尺蠖』之名,來自於它典型的爬行姿勢,前後會一伸一縮,中央拱成ㄇ字型,因為每步長度都差不多,好像用尺在量一般,甚為有趣。
這個解說牌內容深具意義,值得細讀!
紅果金粟蘭,金粟蘭科,草珊瑚屬;多年生半木質常綠灌木;莖節稍膨大;葉對生,邊緣具粗鋸齒;深紅色球形漿果頂生枝端,是吸睛之處。
沙皮蕨,三叉蕨科,也具兩型葉。接近地面的營養葉(上二圖)葉子較大較亮,葉柄較短;另葉柄抽長呈暗褐色的是孢子葉(下圖)是剛長出來,顯得其貌不揚的孢子葉,葉背會佈滿紅褐色的孢子,摸起來如粗糙的砂紙一般。
變葉木,屬大戟科,葉色變化豐富,一如千面女郎,會隨日照時間不同而有不同顏色的變化。日照充足時,顏色會變得較為鮮豔亮麗。今天識得的這棵具有子母葉型的變葉木,顏色、形態都顯得稀奇有趣。
圖取自北市府網站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原來光是虎山步道的蕨類就多達七十幾種,真讓我開了眼界,其中以樹幹覆滿密密麻麻的伏石蕨,讓人感受到植物頑強的生命力。看到這段【為了繁衍,植物會隨環境而發展出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機制,不管是障眼法,誘敵法,或是斷尾求生法(蕨類植物缺水時)---,花招出奇不有,各領風騷的本事,往往會令人讚嘆萬分】,禮讚大自然,不是侷限大山大水之景,這蓬勃的蕨類世界,一步一腳印的探討,也叫人深深感動。
回覆刪除「禮讚大自然,不是侷限大山大水之景」!的確,「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在大自然的世界裡,我們常能驚奇的看到蘊藏其中的美妙及智慧,讚嘆禮敬之心常不由得由衷生起!
刪除經妳細膩的引介,大眾化的路線,都被你們走得有聲有色,子母葉型的變葉木,讚嘆不已。特寫比鉛筆頭還要小的地錢,真不容易,這挫折我經常遇見,光線不足、時間匆匆都被我拿來自我安慰!
回覆刪除「光線不足、時間匆匆」,真是貼切的同理!難怪許多追求品質精緻的攝友,會一步一步的提升配備以求目標達成。也許「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我另一部分的自我安慰,可是,這樣好像又有點混水摸魚,哈!還是得想辦法精進一點才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