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背包 傾聽呼喚
學當旅人 也當駭客
遊走於山間和水湄
聽聽風聲尋它鳥鳴
在變或不變的相遇中
雋詠大地不定的風景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七星山之行

想登七星山,一直是未竟的心願。
昨日老友北上探孫,兩人有志一同,約好今日一起上陽明山的。
約好九點半在公車總站會合。算算從家裡八點左右出發,搭捷運到劍潭站再轉紅5,只要公車接得順利,時間應是足夠的。很幸運的,站牌下並沒有假日大排長龍的人潮,車子也很快就來,該是學生們放暑假吧!上了車還能順利找到窗邊的空位坐下,車廂內也難得的單純清靜,不覺心情舒坦輕快了起來。正在慶幸如此的好景好情時,已瞥見好友早早等候於公車站牌下了。
我們捨公車直接走往苗圃登山口(海拔536公尺),一路人車分道,甚是安全,走過遊客中心、童軍站,隨即入了步道口。

陽明山上的氣候變化多,今日能遇著這樣湛藍的天,慢步登走在濃蔭沁涼、水氣微潤的步道間,也算是難得有的林間禪的體驗了。

苗圃線往七星公園途中步道陽明山因屬國家級的公園,山徑步道、遊憩規劃、生態保育及環境維護,都有其獨特性,又緊鄰市區,交通便利,此都會區「後花園」,對市民而言實屬得天獨厚。
黑端豹斑蝶,有兩隻喔在夏日,上陽明山是不二選擇。我們以輕鬆的步伐拾階而上。苗圃線一直到七星公園此段均屬背風坡,常年較少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沿路闊葉林被,茂密高大,而鋪面整齊的石階與長年豐沛水氣所蘊含的山野靈氣,讓人沐浴其間、自然而然體感於全身的放空與放鬆。
七星公園往主峰前端休憩的亭子~~古亭伴美人
想登頂上主峰的山友,選擇在七星公園(880公尺)小憩,順便解決午餐補充體力,再繼續上路,應屬最自然不過的地方了!我們也在此稍事休息,詢問山友確定往主峰的路線後,便繼續第二階段的行程了。
過了七星公園往上的山景,只可見低矮灌木與草叢。
造型典雅的中式亭子,自然融於山景中。
俯瞰似近在咫尺的紗帽山也可清楚遠眺蜿蜒的淡水河景及分流
野牡丹葉對生。生於低海拔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闊的灌草叢中不能忽略的常見植物。
在山上陽光雖然耀眼,空氣卻是自然的涼爽舒適。轉個彎,雖然台北盆地北方最高峰的山頭似已近在眼前,但蜿蜒的之字山路伴隨著的低矮芒草,也清楚的指示我們已來到了迎風面,但距離主峰可還有一半的路程。這裡雖然沒有大片闊葉林的遮陰,但清澈的山景映照著的藍天白雲,還有隨風順行的白背芒與步道兩旁交織著的箭竹林,總能在登階揮汗之餘,帶來陣陣的沁涼與舒適。
在迷人的藍天白雲下,山景更顯翠綠。時而可見森林中的小精靈赤腹松鼠

加油走過這個背風,再上去就快抵七星東峰了

邊走邊聊,不覺中七星東峰已在眼前了。
假柃木,茶科;葉小有細鋸齒,硬革質;新葉紫紅色,具觀賞價值;花期12月,台灣特有種。在擎天崗草原,是天然的優勢灌木;小小橢圓形的果,此時是纍纍可見。

長在坡邊,性喜陽光的倒地蜈蚣屬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植物。四季都開著淡藍紫色的唇形花,甚為討喜。是台灣的原生植物。
立於東峰上七星主峰已在不遠處要眺遠或俯瞰,翠綠層疊的山巒、藍天相映的迷濛稜線,都在喘息與讚嘆中盡收眼底。走著走著,我們越過東峰(1107公尺),順利的登上了主峰(1120公尺)了。 在登走陽明山步道群記錄上,今日我們開心的又添上一筆 。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主峰上時間約是中午兩點左右,溫度計上指著大約是攝氏21度

回程循著小油坑步道,返回公車站感恩好友相伴一起登上大屯火山群的最高峰,飽覽陽明群山疊翠的山頭、欣賞盎然茂盛的包籜矢竹林、終年硫磺氣冒與煙霧升騰的小遊坑(805公尺)噴氣區,還有候車亭下意猶未盡的美味水果---




從小油坑步道入口也可登上七星山。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和美山步道與擺渡

今天難得孩子們有興致主動邀朋伴友,並想要一起出去走走步道 ,機會真是難得平日大家都忙於工作,要找出一個共同的時間又有興趣的活動,的確是不容易,就開心出發囉!
此區林相豐富天然,步道四通八達,多數多涼爽遮蔭,整體步道似才剛完工不久,靠坡邊的欄杆油漆甚至還鮮亮得很,甚至還以藍色和綠色做為區分水岸或親山不同步道的識別。沿著「藍色水岸步道」上下間遠處的碧潭水景不時相隨交會,於炎炎夏日中此處可算是一處能避暑又適賞景的秘境了。
在整修期間,此區曾引發諸多過度開發、破壞生態的問題,然今「生米已成熟飯」之下,只能期待時間與民眾共同的愛護,讓已受傷的環境得以生息、慢慢回復了
行走於水岸步道間,我們不時眺望碧潭新店溪美麗的水岸風情,或透過邊坡壯碩的鳳凰木們遠眺老中青並陳的三座跨橋,在碧水藍天中沉穩的嶄露不同時代的風華,很愜意、也很詩意;若是走岔了也沒關係,在山林綠意的親山步道間,也可隨處找座可愛的小涼亭坐一下,擦擦汗、喝杯水,恣意享受清風拂過汗水沁入肌膚的輕涼感覺。

今天的天空是一片美麗的藍天伴著白雲 ! 腳下是碧綠的湖水和靜謐的青山大地
過了吊橋,沒幾步即可抵達左邊的步道入口
到達迎賓平台往左側走是「藍色水岸步道」,步道旁的大樹上匍匐著好幾株的杯狀蓋碎補著生性蕨類它的根莖佈滿銀白色鱗片,像兔子的腳一般,故也有兔腳蕨的別號。全葉輪廓約呈五角形,其孢膜呈杯狀,冬季常有落葉的現象。

三角葉西番蓮,葉互生具柄,有明顯三主脈幼葉較為扁平果實漿果,橢圓球形,成熟時為黑紫色,花期自4月到8月。

沿著水岸步道可眺望遠處的青山碧水,此處假日山友並不多,無論是健身或賞景都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當有異物接近時會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它領域的斯文豪氏攀蜥,是臺灣特有種體背以黃褐色為主,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成黃綠色縱帶喉部有白斑,是其特徵。
看來有模有樣的太白樓,在70年代碧潭風光時期,亦曾一起度過其黃金歲月今由政府刻意維修保留,做為水岸邊的一處代表性的歷史風景

裡白葉薯榔,薯蕷科三片一體的果實,有如台灣欒樹原住民將它的塊根汁液取來當成紅色的染料聽說可增加被染纖維的強韌,有防蟲、防水的功效。
                                                         
藍色水岸步道壁邊坡處看到的一棵觀音座蓮(上)底座是大大的葉片掉落後所留下的托葉遺痕聚積處有如觀音菩薩乘坐的蓮座一般,故稱之
  雞屎樹茜草科常綠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先端銳或漸尖,表面光滑果實為藍色

大輪月桃薑科;果實黃色有毛花和果實不像一般月桃下垂,而是往上挺起土生土長的北部種,又叫「烏來月桃」
在「藍色水岸步道」和「綠色親山步道」間相互穿梭,意外的走到雙心坪探索了真愛碼頭的真面貌(名為碼頭,卻只見稍帶壺穴痕跡的幾塊大石頭躺在微波蕩漾的河岸邊);說它是一處私房秘境也不為過!                                笑一個 !
再笑一個!
若想多流些汗、練練腳,可登上和美山頂,沿途均為緩坡;不想多走就再回到藍色步道續走於林間棧道,一路可走到新店渡船頭,體驗一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新店渡,感受當年沒有碧潭吊橋時而須進入灣潭、直潭、塗潭、屈尺以及安坑等山區居民的原始交通景況。
而今依靠人力擺渡的僅存船隻,被政府刻意保留並規畫為地方的觀光特色,姑且不論它能擺渡到何時,今天行程的最佳吸點就在此了。
出了涼爽的林間棧道,走下礦工寮,一路到渡船頭的路上,大夥兒終於領受到炎炎七月天的赤日威猛;初到渡船頭,煞時遍尋不著擺渡人及船隻的身影,內心還頗忐忑:若是停擺,對孩子們今天難得的同遊,損失真大,又要如何交代呢!經詢岸邊釣魚人,確定擺渡照常,才放下心來。只是此時的船夫哪裡去了?哈!在窮於不知如何呼喚之際,好心人告知候船亭的柱子上有個呼叫鈴!哇,還真現代呢!只是不知這鈴聲能否清楚的傳到對岸,我們左等右等,一邊使出最智慧的眼,一邊評論並打量,究竟從新文學大道斜坡走下來的人,哪一個打扮比較像是擺渡人呢?
畢竟,在舊有文化與炙熱豔陽天下,有種最交集的打扮,應該就是那個穿著有著幾分樸實而頭上又戴著斗笠的那個人吧!
可從這頭搭擺渡到對岸若是在碼頭階梯處找不到船夫時,就找這個按鈴囉!這是全台目前僅存的一艘人力擺渡船是政府刻意保留的一種觀光特色。

沿著商店街旁正逢盛開著的白色花序九芎

商店街旁種了不少棵的烏心石,正結著類似木蘭科的果。樹幹通直高挺,樹皮灰褐色,是貴重的建築及傢俱用材,其心材顏色深而堅硬,被稱為烏心石,是作砧板的好材料。

這一棵樹形優美的旅人蕉,頗為吸睛。呈杯狀的葉鞘能貯存大量水液可提供旱漠旅人緊急水源之用。
在商店街的旁邊,開著單一鮮黃色馬櫻丹有一種集體宣誓的美感,很吸引人


補記:2012.6.21  颱風陰雨天
厚厚雲層籠罩下的碧潭橋雖是陰雨天,大家仍不減上課的熱情今天我們走了不一樣的路線,穿梭於親山步道間後下到水岸步道,再一次搭乘擺渡到文學步道,走商店街回捷運站

正在相好的非洲大蝸牛(上)  原產於東非洲,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蝸牛之一。現在台灣數量很多蔬菜瓜果幾是牠的最愛食量大
斯文豪氏大蝸牛(下),是台灣原產最大的扁形蝸牛。普遍分佈於北部低矮山區及周圍平地,喜歡往高處爬,以植物的嫩葉和果實為食。身體有咖啡色網紋,頗為醒目。
(參考:http://www.spps.tp.edu.tw/eweb/genius/presentation/92presentation/92presentation5r/Snail-web02/page_08.htm

往大佛寺的方向走亦可抵和美山頂

九芎68月開花,花冠白色,花數甚多而密生枝端花為圓錐花序,頂生。花瓣有長柄,邊緣皺曲,像衣裙的花邊雷絲,是千屈菜科的共同特徵。紅褐色的樹皮剝落後,常呈灰白色;樹幹光滑堅硬連猴子都很難爬得上去,又稱「猴不爬」、「怕癢樹」
    
沿路右側有許多高壯的印度橡膠樹 懸垂的氣生根  已形成條條的支柱根

煙雨迷濛中透著詩意的三座碧潭橋並列跨乘新店溪

沿著山壁往上爬的海金沙  真正的莖匍匐長在土中地面看到的其實是它的一片葉子。它的葉軸可以無限生長,往往一長就是縱橫一大片,故可說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葉子。
這條林間棧道 ,過了這個平台 ,再往下走即可找到渡船頭

台灣蘆竹禾本科成群繁生於崖壁、石縫或斜坡間,懸垂的莖桿、柔美的綠葉,在郊山野外常能增添幾許脫俗與靈氣。
經碧潭吊橋的回程中,氤氳低靄的水霧忍不住教人多瞥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