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背包 傾聽呼喚
學當旅人 也當駭客
遊走於山間和水湄
聽聽風聲尋它鳥鳴
在變或不變的相遇中
雋詠大地不定的風景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芝加哥藝術學院美術館&Skydeck

成立於1879年的芝加哥藝術學院,包括有以教學為主的藝術學校和美術館兩部分。不管是藝術學校或是美術館,兩在全美排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又因緊臨千禧公園和密西根大道旁,因此,這座藏量甚豐的美術館,對多數旅遊者而言,就自然成了必訪之地了。
以印象派畫作收藏為甚的芝加哥美術館,可以欣賞到多幅甚至是一系列的大師名作,如莫內(Claude Monet)的蓮花池、馬內(Édouard Manet)、竇加(Edgar Degas)、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塞尚(Paul Cézanne)、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等大作,對印象派情有獨鍾的我,真覺機會難得,也看得過癮!




門口站有兩隻招牌的石獅子,上方飄揚著四支經典旗幟(美國國旗、伊利諾州州旗、芝加哥藝術學院校旗、芝加哥市旗)的美術館,是許多藝術愛好者的學習殿堂。



在展廳內,深深被這個老師的專業及教學方式所吸引,老師正講解著雷諾瓦 馬戲團的女演員》,即使參觀人潮不斷,但是每一個小朋友不被干擾的專注與勇於提問,都令人由衷佩服與感動! ~而如何孕育一個全民式的美感文化、藝術涵養,或是如何提升整體的美育環境---,這之於台灣都還有一大段距離好好學習的 !



秀拉(18591891)《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首推鎮館之寶。秀拉是「點描派」(Pointillism)畫家的代表;安靜而理性的的筆觸充滿細緻且繽紛的小點,與梵谷的狂野,塞尚的光影色塊極為不同。
這幅大碗島的風景畫,從構圖、人物佈局、點描色彩,秀拉費了兩年多完成,略帶裝飾性的風格,在細密中似微微散發出一股寧靜深遂的美感。



另一處小學生教學的場景

     


莫內睡蓮池 和 梵谷葡萄、檸檬、梨、蘋果



梵谷臥室 和 梵谷詩人公園


 梵谷羅林夫人畫像

 梵谷自畫像


塞尚 在黃色扶手椅的塞尚夫人肖像》和   塞尚蘋果籃

   
 
畢沙羅喝咖啡的農家女孩

           
畢沙羅倚靠牆邊的婦女和小孩

 美國藝術區內伍德 的《美國哥德式

佛教藝術區裡的鎮館之寶《石雕佛像 


豐厚館藏雖有點難捨,然館外陽光卻更亮麗。時已午過,自然難擋路邊餐車的誘惑,鄰近覓得一夢幻小花園,在寒意還甚逼人的五月天裡,與女兒兩人快樂又奢侈的共享露天暖陽下的"午間美食"了。





忍了一冬的凸枝細枒,在亮麗的藍天映襯下,到處都是清新嫩綠的讓人舒心陶醉,有的已披展如傘,有的仍稀疏挺立。然春光潤澤,萬物齊發的景象,翠綠濃濃、繁花似錦---,館內有名作一幅幅,館外風光更不遑多讓!










離開美術館,一起買了登上Skydeck的套票威利斯大樓 觀景台,在103層,可360度環視下方的建物街景。位於觀景台西面,有座延伸而出的玻璃框罩,人站在玻璃板上往下俯望,足夠叫人腳抖頭麻---,許多人趨之若鶩,也是登上觀景台上的一項觀光噱頭囉 !
 威利斯大樓(Willis Tower),在1970年代,曾是芝加哥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樓。




在觀景台上俯望東面的密西根湖,平靜無波、湛藍深遂,白影點點之處則是玩帆人家的船靠碼頭區。


居高臨下,往南面看,左邊是廣大無垠的密西根湖和中間縱貫城區而過的芝加哥河。


4 則留言:

  1. 能親眼目睹如此多的印象派畫作,又能讓人拍照品味,展館的開放觀點值得禮讚,教室台移師到美術館,學生專注聆聽提問,沉浸在藝術氛圍裡,給我很棒的啟示,館藏講作品不是高不可攀的寶物,藉由教學分享,讓藝術與創意的涵養內化在孩子心中,很棒教育理念的國家。

    回覆刪除
    回覆
    1. "館藏講作品不是高不可攀的寶物,藉由教學分享,讓藝術與創意的涵養內化在孩子心中",的確如您所言。而如何有效的將教室外移,如何活用方法---,看到這一幕,自然就將我們記憶拉回以前教學之種種了。

      刪除
    2. 館內館外一樣精采,自攝影以來,很自然也接觸一些畫作,梵谷、莫內、塞尚、秀拉.....都蠻喜歡,這樣的藝術氛圍,透過你的圖文都感受到了,也覺得是該找機會出去看看,館外的花木也很豐富,又是我喜歡的白花,春天在芝加哥原來這麼精采。

      刪除
    3. 很高興Lee對這些畫家也這麼熟悉,印象派的作品比較容易懂,而且畫的內容又都貼近一般小民的生活,感覺容易親近得多,不像宮廷畫或是抽像化,我就覺得距離遙遠多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