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夏日氣候,一日可以數變!
為避暑熱艷陽,從劍潭捷運站搭小15,來到菁山遊憩區站下了車,便先躲進濃蔭較多的這條昔時古圳路(原魚路古道前段)了。原本如此想著:先暖身於絹絲步道的清涼,後再上行,經冷水坑,沿階續上七星公園,後再從苗圃登山口出來返回的。只可惜,還未走出步道,一場突如襲來的午後雷陣雨,著實下了好一陣子,褲鞋襪濕透之外,也把原本的熱情都打退了。
趁雨稍緩時,續行往擎天崗服務站,只見漫天罩頂的濃霧,白灰茫茫,瞬間淹沒了整個崗嶺,濃濃詩情幻境,一如國畫中大肆潑灑的煙波雲嵐,頓時不見前方是何情何景,一切如此飄忽迷離,寫意極了!
沒能按原計畫走完的路,就待下次了!
這條路走完,上到擎天崗,總長才2.4公里而已。
走在這條水聲潺潺、濃蔭甚多的平緩路面上,可以享受一路的輕風蟬鳴,在炎炎暑夏裡甚是涼快!
步道旁,潺潺的水圳及濃密的竹林,似訴說著先民們在此拓墾,胼手胝足建立家園的辛苦遺跡。這條古道是早年金山漁民將捕獲的魚產,行金包里大路翻山越嶺到擎天崗,再走絹絲步道至山仔后,一路下山將魚貨挑到士林去販售。古圳與溪水沿途默默伴行,濃蔭清涼,平緩易走,是甚為親民的一條健行路線。
步道一邊是溝圳一邊是溪流,水氣甚豐,岩壁還不時滲出細細水流,水鴨腳秋海棠、江某、申拔、阿里山赤車使者—都成此處優勢植物。
江某又稱鵝掌柴,五加科鴨腳木屬;它的掌狀複葉細看像一朵撐開的大花,造形甚為特殊;長大後的樹姿優雅,喜好陽光,又耐蔭耐濕,應是很好的庭園樹木。
天南星科的申拔,有兩片大葉,每葉深裂成小葉3枚;喜歡生長在陰濕的林緣、蔭下、溪邊旁;沒看到它的佛燄苞,是花期已過 ? 下圖可見兩葉中間擎起的綠色圓點是它正發育中的果實。
蕁麻科的冷清草甚多,葉緣鋸齒,羽狀葉;葉片成階梯排列,為適合水珠傳遞與微弱光線的分配利用;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多見於此潮濕封閉的坡邊林下。
絹絲瀑布,是內雙溪上游的一條支流,溪水從20公尺高的岩壁上輕刷而下,如絹絲般的細細水流,頗具幾分靈秀之美,於炎炎夏日中,平添不少清涼氣息。
在每片羽狀複葉交接處的地方,喜見一隻隻形似可愛蝴蝶圖案的栗蕨!
蟬聲唧唧,清亮躍耳,你看到大樹&小蟬了嗎?
牛奶榕
往擎天崗步道上,可見千年「活化石」的雙扇蕨。
成排盛放的冇骨消在綠意甚豐的擎天崗嶺上更顯潔淨脫塵。
午後的擎天崗,雲嵐水霧頓然瞞天籠罩,朦朧氤暈的崗嶺,似是渲染的國畫一般風情。
圖示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涓絲步道我走過一次,我走涓絲步道到擎天崗,再走冷擎步道到冷水坑,在此坐公車回家;冷擎步道上見著了柳杉,過菁山橋瞧見落羽松
回覆刪除,涓絲步道的水圳、溪谷我很喜歡,冷擎步道上我迷戀柳杉與落羽松
;煙雨濛濛的擎天崗別有一番滋味,若照你原來的計畫,還要到七星
公園,出苗圃登山口,這一路還蠻遠的;陽明山四通八達的步道,可
以隨意悠遊,尤其是夏日真的是首選,最近看你們走了陽明山很多步
道,我也不禁腳癢了,尤其你豐富的植物常識,總是讓我讚嘆,若深
秋時節,落羽松變色,還有芒花飛舞,拜訪冷擎步道應該不錯,輕行散記譜的不只是滿滿幽情,還有大自然四季的脈動,讀的很歡喜。
陽明山上四季風情不同,即使是同一天的氣候也是幻莫測,不同時候有不同的風景,都很讓人流連。如您所說,陽明山上步道四通八達,可以隨意悠遊,每條路線又各有不同景致,盛夏時分尤其令人不做第二它想。冷擎步道、菁山橋、附近的柳杉、落羽松---感謝您的分享,這樣的山景路面一定不能錯過,下次排它走去!還有您上次夢幻湖篇的濛濛柳杉群,也是---
刪除福來隊去年7月底也曾從擎天崗草原走往絹絲瀑布,可惜那回我請假,至今還一直停留在慕名絹絲瀑布的靈秀。這日擎天崗瞬息萬變,雲嵐煙波迷離,真是善變的美人,難怪Lee每回要去拍秋芒時,都要先詢問遊客中心氣象實況。
回覆刪除哪天我也要循妳所提供的圖文,沿絹絲瀑布步道、冷水坑、七星公園、苗圃登山口,運氣好或許會碰上如Lee所見「落羽松變色、芒花飛舞」的景象。
先詢問遊客中心氣象實況確實是明智,內裡的服務人員對上面天氣的變化似已有相當的心得,從雲層、風向--似都能窺得蛛絲馬跡。那天未竟的這條路線對福來隊而言應是輕鬆易行的,絹絲步道及七星公園下苗圃登山口這前後兩段的路景與濃蔭,有如享用套餐中的前菜及甜點,都很令人期待,尤其是「落羽松變色、芒花飛舞」的主菜更是叫人垂涎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