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背包 傾聽呼喚
學當旅人 也當駭客
遊走於山間和水湄
聽聽風聲尋它鳥鳴
在變或不變的相遇中
雋詠大地不定的風景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圓通寺步道

今早九點左右,集合於景安捷運站出口,大家遵照老師的建議,四人共乘一部計程車,坐到圓通寺大門口。真的省去了搭橘2在山腳下再爬上山的辛苦, 確實是輕鬆又省時。
這算是第二次來到圓通寺了。圓通寺周邊步道好幾條,而且從不同方向的步道入口,依循指標均可到達。記得上次,已使兩年多前了,那時純粹只是想找步道走走,因此從側邊的步道無意間走進寺前的廣場,對其建寺歷史及道場使命均無所知,只依稀感受其建築的素雅及道場特殊的氛圍。而此次有機會從正門前的階梯一步一步登上,心境遂有如朝聖般較前次莊嚴了許多。
中和圓通寺建於日據時代,民國16年舉行開山典禮,首任住持是妙清尼師 。她從小信奉佛教,23歲出家潛修,並立宏願要為眾女尼創一苦修處所,後專以收容孤寡淒苦無依的女子為旨。終歷經數十年辛苦而建今著名的北台灣尼寺,即今圓通禪寺,這樣的悲憫宏願,在對照這古樸莊嚴的建築本體和清雅幽靜的肅穆道場,每次遊此,內心總由衷燃起一股敬佩與濡慕之情。
圓通寺此處,舊名「石壁湖」。此地層屬於「木山層」,四百萬年前由於造山運動 ,地殼擠壓而成的山丘,如畚箕的ㄇ字形地貌。因岩壁陡峭, 中間凹陷而得名。附近多條步道,林蔭甚多,緩坡易走,實是遠離車囂又容易親近的極佳郊野。
     
登上階梯即為山門(前殿)   是重簷歇山式的建築 內奉有彌勒佛像

象徵剛柔並濟的一對獅(左)象(右),立於山門前守護著
大殿建築日式風格濃厚,莊嚴而雅致
處於此處,內心自然而沉靜 ,
如入:「圓明法界三摩地,通達宏機五蘊空」的境界
屋頂為黑色的日本瓦 , 屋脊置有雙龍搶珠 
山尖(山牆頂端)的邊緣,依循順坡面作成三角形雲紋裝飾物的惹草
山門殿內釋迦牟尼佛幼時銅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頗具豪情
傳說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會走路,走到第七步時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處唯我獨尊的「我」非指佛祖自己,而是教眾生都要能頂天立地,重視自己靈性的啟發,其實命運的鎖鑰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佛祖此話一出,頓時九龍吐水、天雨花香,因此有些寺廟的僧侶即在佛誕日這天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又稱「香湯」,仿效上述情景為佛祖像沐浴,因此釋迦牟尼的生日,也稱「灌佛節」或「浴佛節」。
(資料出處參自網路)
(一)最上方,屋脊尾端的裝飾物件--- 鬼瓦 
 鬼瓦 常雕飾有各種花紋,例如鬼臉、獸面等,具有防邪保安的作用
此前殿屋脊的鬼瓦,雕有代表佛教的特殊符號
(二)在山牆和山尖的上端,鬼瓦下方懸垂的物件--- 「懸魚」 
懸魚的圖形,最初是以魚形為主  
祈能以水克火,象徵屋厝能永離火災。
今「懸魚」的造形美觀多元,各深具意涵,並兼有美化山牆的作用   
有詩云:
魚兒都是水裡游,
為何喜歡懸「山頭」?
當年古厝多木造,
最忌火災情不留;
以水制火剛相克,
全家平安樂悠悠。 

「德祿爭輝」 , 台語也  ;  鹿 , 祿也
喜上眉梢」是也 

前殿建築物,牆面上的花窗吉祥雕飾「松鶴延年」。 
                                           
大殿前方的香爐雙耳 , 飾有代表佛教莊嚴吉祥的大象
兩側廂房均就地取材 , 使用當地所產的砂岩所建 , 
為女尼們禪修及居住之地日治時期曾駐軍於此
左側山崖 , 地勢奇峭 , 有天然的巨岩石壁
僅能容一人通過的一線天狹窄石縫 ,
 深達60公尺長 ,堪稱天然奇景!
通過一線天 , 即達後山 , 可遠眺圓通寺全貌及西北角的觀音山、淡水河


洋蔥狀石 , 是因石頭受風化作用 , 一片一片剝落下來 , 
外形狀似洋蔥而稱之為此地步道上的一大特色
此處步道多條 , 林相天然豐富 , 多為緩坡好走

途中乍見貓兒專注凝視,於樹下守候。喔!原來上頭有文章呢!
這些天 , 雨水豐富,林間喜見非洲大蝸牛!
此區多為相思樹林 , 沿途蔭涼而清靜
鐵冬青,冬青科,常綠喬木,結小紅圓果在大門階梯前,步道旁均可見其影
步道旁,還可看見鐵冬青開著秀氣的小白花

杜虹花  , 馬鞭草科台灣原生種,又名台灣紫珠
葉對生,全株被有褐色柔毛,摸起來毛絨舒服,柔美花色很討人喜歡

台灣山桂花,紫金牛科小小淡紫圓果,鳥兒喜食,是台灣原生小灌木

細柄雙蓋蕨 ,有長走莖 , 一回羽狀複葉 ,邊坡地多見

這棵大葉雀榕的支柱根 ,已穩穩的著入地下, 將母株牢牢撐住 , 堪稱一景。
※參考資料:圓通禪寺DM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