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曼哈頓上西城46街哈德遜灣河畔的86號碼頭上,停靠著一艘經歷過無數戰役,功績彪炳的航空母艦〝大無畏號〞和冷戰時期特別製造的一艘黑鱸號潛水艇。
在紐約能登上〝大無畏號〞並能入〝黑鱸號〞內參觀,真拜兒子之賜,他對軍種武器的瞭解,對照於我這個完全是「外行人看熱鬧」的媽來說,真有天壤差異,但也因此增加了旅程中的豐富性!
“大無畏號航空母艦”於1943年服役,1974年退役,現停泊在紐約哈得遜河畔的86號碼頭,改造成現今的「無畏號海空天博物館」,身旁伴著的是美國第一艘可發射搭載核子彈頭巡弋飛彈的〝黑鱸號〞潛水艇。每天來此參觀的人潮無數,迤邐蜿蜒的購票隊伍,往往要排上半個小時以上,足見其知名程度了。
於1943年服役,參加過二次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等多次戰役,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被日軍稱為“幽靈船”的“大無畏號航空母艦”,曾被敵襲若干次卻都能“無畏”威震立功。二戰結束前,日機曾以自殺式垂直攻擊於飛機庫甲板上,雖造成大無畏號的嚴重受傷,但歷經修護、改造和升級後,仍陸續為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效命,接應太空人回地球,居功厥偉。
航母於1974年3月15日功成身退。1981年被一位房地產商購得,並將它送來紐約,改造成現今的「無畏號海空天博物館」(Intrepid Sea, Air & Space Museum)。
航空母艦的長度有277公尺,飛行甲板寬度58公尺,滿載排水量達41,434公噸, 最大航速為37mph。滿載人數3,388人,可搭載各種飛機91架(早期飛機相對體積小)。從甲板到頂層雷達高度有5-6層樓房高,水面到甲板有六、七層樓的高度。
黑鱸號潛水艇(USS Growler, SSG-577)
照片後方則是隨伴在“大無畏”號旁邊SSG-577型潛水艇的身軀。黑鱸號潛水艇(USS Growler, SSG-577)曾於1958年至1964年為美國海軍服役,是美國第一艘為了冷戰特別製造的,可用來發射搭載核子彈頭巡弋飛彈的柴油式潛艦,但因設計不良,僅服役6年即被淘汰。
一進潛艇,就看到用來裝載導彈的諾大艙室
。黑鱸號有兩個像這樣的導彈艙,
可以放兩顆巡弋飛彈,
當要發射時,飛彈就從這裡推到外面的發射架上。
士兵們的臥鋪,空間更小更有限。
窄小的艙門(上)
各類機房設備(下)
各類儀表控制室
狹窄的盥洗室(左)
引擎室(右)
“大無畏號航空母艦”
“大無畏號航空母艦”(intrepid)也被稱為「勇敢者號」。甲板層上展示了數種戰鬥機、攻擊機、黑鳥偵察機,中段停放有越戰響尾蛇等直昇機,後面還有數種米格機,遠方還有一架太空梭。對愛好者而言,都可細數其中身世,如同以下簡介,很感謝對各類飛機都能如數家珍的Sean的幫忙,才能知其名,了其功呢!
蘇聯米格21戰鬥機(上)
蘇聯米格19戰鬥機(下)
美國陸軍UH-1休伊通用直升機(上)
美國海岸防衛隊HH-52 SEAGUARD搜救直升機(下)
美國海軍H-34直升機(上)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下)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上)
美國陸軍UH-1休伊通用直升機(下)
AV-8B海獵鷹戰鬥機(上)
海獵鷹戰鬥機正面(下)
A-6闖入者式攻擊機(上)
F-14雄貓戰鬥機(下)
F-14雄貓戰鬥機(上)
SR-71黑鳥式偵察機(下)
F-16戰隼式戰鬥機(上)
以色列幼獅戰鬥機(下)
F-16戰隼式戰鬥機(上)
F-14雄貓戰鬥機前的合影
【被喻為「冷戰雄鷹」的美國海軍F-14
Tomcat雄貓式戰機,服役32年後於2006年9月除役。這型飛機因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1986 導演Tony
Scott)中是阿湯哥的座機,而聲名大噪。F-14主要任務是擔任「航空母艦護衛者」,簡單說就是艦隊防空。冷戰期間只要有蘇聯戰機,通常是TU-16長程戰略轟炸機接近美艦,F-14會立刻升空「護衛」,全程伴隨TU-16,過程劍拔弩張,但是冷戰期間,美蘇戰機從未相互開火。F-14有非常先進複雜的電戰裝備,除了兼任機長的飛行員外,其後座尚需編制「雷達攔截官」一員,負責操控電腦。】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shuling-ally/article?mid=8141&next=8140&l=d&fid=178)
航空母艦船艙內部展示
在飛行甲板下是一個巨大的機庫,內部有4、5層樓高,巨大的機庫艙裡陳列有許多不同型種的飛機,現規畫為飛機博物館。此為 展示於內部巨大的航母螺旋漿,重達20噸重,全銅製成,十分壯觀。
復仇者魚雷攻擊機(老布希總統曾駕駛此型飛機)
航空母艦上載外型豪華且優雅的協和號超音速客機。
曾被民航界譽為天之驕子的協和號客機是一種超音速的客機。
超音速客機是指能夠實現以超過音速飛行的民航飛機,歷史上至今僅有兩種超音速客機曾經批量生產並投入商業營運,分別是英法聯合研製的協和式客機,以及蘇聯的Tu-144,均在1960年代末出現。
超音速客機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成本效益(高耗油量)、環境破壞(超高噪音及臭氧層破壞)等因素困擾,並未能大規模推廣使用。Tu-144在1978年6月進行最後一次載客飛行後離開商業營運的舞台;而協和式客機在2003年11月26日進行最後一次的商業飛行。隨著協和式客機的正式退出,自此世界上再沒有提供商業營運的超音速客機。(參自維基百科)
停靠於哈德遜河畔的一艘豪華遊輪,亦能與代表先端科學技術、不斐的經濟與軍事實力的航空母艦相比擬,它無疑是強國的另一代名詞!